破地獄影評丨以殯儀經紀魏道生超度生人 最搶戲是朱栢康 劇本較鬆散但無妨

破地獄影評丨由許冠文、黃子華主演的《破地獄》有口皆碑,錄得幾項破紀錄的成就:開畫日最高票房、最高累積票房、最高入場人次、最多場次,以及2024中西片單日最高票房。要在一片讚好歡呼中談論其不好,或許有點逆民意而行,但這就是超真實影評的價值所在。希望這篇破地獄影評可以給大家一點啟發。

不才並非修讀電影,難以拋出什麼理論、名詞評論,然而就4方面:主題、演員、劇本及美術來點評一番,首先談論破地獄這齣電影的主題。

破地獄電影主題是「超度生人」

電影主題若果只能取一,我會說是「超度生人(活者)」,但有如坊間一些評論所言,太貪心。電影點題時,著墨甚豐,有兩次:一次是黃子華(飾魏道生)與許冠傑(飾)Hello文一同坐下宵夜時,由魏道生親談做殯儀的領悟;另一次點題在於Hello文死後的遺書自白,指「道生」點醒了他,從來未見過有「行街」(殯儀經紀)超度生人。

我推斷超度生人就是《破地獄》這套戲的主旨,但是它有不少課題希望探討,例如家庭(親子關係)、疫後經濟、女權(祖師爺話女人污糟)和同志(梁雍婷與白只一幕)。而每一個課題,除了圍繞Hello文家庭的親子關係有較深涉獵外,其餘都是蜻蜓點水式輕輕帶過,最讓人不解的是金燕玲的角色在戲中的作用,該故事部分除了讓衛詩雅較為凸顯女性陰柔一面外,似乎再無作用。

回到「超度生人」這個主題,點醒了觀眾人間有好多劫難,要修煉,但是有點奇怪,我知道是要凸顯黃子華(魏道生)與眾不同,但整齣戲除了朱栢康為了為兒子找學校有談論過一下宗教外,似乎「道教」都並未有所闡述,更遑論普度眾生的佛教。亦因此電影的精神面貌並不達至和諧共融,但這點似乎有點扯遠了,讓我們繼續談論電影其他部分。

破地獄中最搶戲的演員當屬朱栢康

坊間評論一面倒稱讚衛詩雅,說這套終於讓她發光發熱,好像能問鼎來屆金像獎影后殊榮的氣勢。我會認為,這是衛詩雅開始能接更多正軌、大製作電影的始端,記憶所及,之前她好像一直都在演一些比較二線的商業愛情片,無甚發揮空間。來到《破地獄》,終於有更多戲分讓她塑造角色、能夠蘊釀情緒,繼而爆發。

我會這樣認為,衛詩雅的演技能與同片對手對戲而不處於下風,甚至與朱栢康在醫院對罵的戲分都極為自然,確實足以讓人留下堅厚實力的印象。但戲中最搶戲、最搶眼的演員,是朱栢康。

朱栢康在此戲中能放能收,發力得不留痕跡,演活了一個身為人子、人父、人兄三重身份的中年男性,讀不成書自卑,又不敢忤逆父親,又因為不想兒子重蹈覆轍而選擇聽老婆話,每一句對白、微細表情都捕捉得入木三分。

私以為,演技最好的是讓人看不出你在演。亦因此才有網民評議演員「做自己」的爭論。我很同意朱栢康的長文提及:「如果說他/她的表演風格,節奏,質感…etc,跟以往的演出沒有差別可能會更貼切」。

在戲中兩位大卡士就是這樣子,在我看來黃子華很黃子華,許冠文也很許冠文(你會留意到他作為符合角色設定那種老父人設,用眼尾睄人、不滿或欣慰的表情等等),指的是一些演繹方式,又或者是觀眾(如我)先入為主,但在一些對白演繹、停頓位,黃子華很有一貫棟篤笑的演繹;而有笑場時,許冠文的表情變化和舉手投足都很有舊時演喜劇的氛圍。

電影美術做得十分出色

再到美術的部分,其實這部分並無什麼可講,因為美術,其實就是電影的質感,由道具、畫面剪接等細節所呈現。

道具方面實在無話說的,比如3D打印的大體老師、紙紮祭品等,有什麼可以挑剔?

至於畫面方面,光暗對比、景淺景深,人物場景佔的比例等等都非常具水準,最深印象的畫面一定是片尾衛詩雅做破地獄那一幕,讓人忍不住想擊節稱讚。

劇本比較鬆散 有可改善進步空間

最後來談一談劇本,又或者稱為故事。劇本的組成結構,有一條很明顯的時間線,疫情—明叔(秦沛飾)交長生店給道生接手—道生闖禍數次—道生從不同客戶個案開始感悟改變—道生與Hello文關係逐漸改善—Hello文睡夢中離世。

即亦其主幹是道生如何成長,而Hello文又如何從與道生相處、自己郭家的糾紛中漸漸開展了一些新的篇章足跡,最終故事完。而推進時間的選擇,用了客戶個案、郭文玥、郭志斌與郭文的衝突來推進,也就是說,以事件作為里程碑。

正如開頭所講,主題、訊息太多,每個事件想要推進,又要顧及播放片長,變相每個事件只能輕輕帶過。而劇本本身來說,並無太過獨特或優勝的地方。

最特別的是用了長生店這一行來做切入點,而整體來說,劇本(故事)可以說是收放自如,並無太大問題,但如果要做得更好,會寧願刪減一兩個個案,又或者是沒太重要的個案只用數分鐘完結去,然後集中做精選的個案,去突出生死離別、大愛自私的主旨,亦都可以緊扣到超度生人這回事,每個辦喪禮者都釋然了;而道生本身度人,最後也度己。

最後想話,批評固然是容易過執行,但大家該讚的地方都讚了,我不妨做個醜人,來講講有哪些還可進步的空間。